肿瘤“良”与“恶” 扫扫见分晓
前不久,市民董先生在体检中查出“右肺小结节”,医生建议他到市一院做PET-CT检查,诊断结果:“右上肺原发腺癌,建议及早手术;左上肺良性病灶,密切随访。”董先生将信将疑:自己身体没有明显不适,怎么可能患癌呢?第二天,他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上海肺科医院,经过检查,结果与市一院完全一致。
5月2日,市一院PET-CT室主任史讯告诉记者,目前,董先生已接受手术治疗,正在康复之中。“该病例属于早期发现,及时手术,术后效果非常好。如果未被发现,再经过半年,完全有可能发展为浸润性肺癌,甚至出现全身转移而丧失手术机会,董先生今年42岁,属青壮年,往往更容易发展为恶性程度很高的肺癌。”
像董先生这样的情况,本地医院以往是建议患者去南京、上海等大医院就诊。如今,市第一人民医院也有了PET-CT设备,患者不需要再四处奔波了。
史讯说,全国三甲医院逾千家,有200多家引进了PET-CT。市一院是目前全市唯一拥有PET-CT医学影像设备的医院。恶性肿瘤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,但由于恶性肿瘤在病变早期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,致使多数病人就诊时病变已经发展到中晚期,从而失去了早期治愈的机会。PET-CT检查不仅可以早期发现肿瘤的原发病灶,而且可以发现早期的转移灶。由于PET-CT检查采用的是低放射剂量模式,因而对人体是安全无害的,适合作为健康查体。
记者了解到,作为医学影像学领域里高端设备之一的PET-CT,已经成为现在医学领域里临床医生发现肿瘤早期病灶的眼睛,使多种疾病的诊断更加及时和准确。目前PET-CT的技术可以准确地为患者提供全身诊断:肿瘤的早期诊断;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;监测肿瘤的复发与转移;及时评价肿瘤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;准确的肿瘤临床分期;鉴别肿瘤治疗后改变(疤痕、坏死)与肿瘤残余、复发等。另外,PET-CT还可以帮助放射治疗师勾画更为合理的生物靶区,帮助制订更为精准的放疗计划。